描写平原的词语
共 条词语
-
松嫩平原东北平原的北部。受松花江、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。沉积层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。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。中国商品粮基地。[查看详情]
-
黄淮海平原即“华北平原”。[查看详情]
-
洞庭湖平原两湖平原的南部。在湖南省北部。由洞庭湖水系湘江等冲积而成。湖区多围湖造田形成的圩田。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。[查看详情]
-
两湖平原“江汉平原”和“洞庭湖平原”的合称两者以长江荆江段为分界。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。[查看详情]
-
鄱阳湖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。在江西省北部。由鄱阳湖水系赣江等冲积而成。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。[查看详情]
-
印度河恒河平原又称“印度大平原”。在南亚喜马拉雅等山脉和德干高原之间。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。平原东部又称恒河平原大部在印度境内;西部又称印度河平原大部在巴基斯坦境内。[查看详情]
-
平原督邮劣酒的隐语。[查看详情]
-
波德平原即“中欧平原”。[查看详情]
-
平原绿化工程中国在平原地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。在全国九百多个平原、半平原和部分平原县(市、旗)规划造林933万公顷以保护全国40%以上耕地的生态环境。建设时间为1988-2000年。[查看详情]
-
平原客平原君门下客。后泛指门客。[查看详情]
-
平原君战国赵武灵王子惠文王弟,名胜,封于平原,故号平原君。相惠文王及孝成王。秦围邯郸危急,用毛遂计,与楚定纵约,又求救于魏信陵君使赵转危为安。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太史公称为“翩翩浊世之佳公子”。见《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》。泛指尚义重士的在位者。[查看详情]
-
平原绣唐李贺《浩歌》:“买丝绣作平原君,有酒惟浇赵州土。”此谓对平原君表示怀念。后因以“平原绣”为典指对人的敬仰。[查看详情]
-
平原广阔平坦的原野。例吾村十里皆平原。——清徐珂《清稗类钞战事类》英plain;[查看详情]
-
平原省旧省名。1949年析河南省黄河以北以及山东省西部和河北省南部毗连地区设置。1952年撤销划归河南、山东两省。[查看详情]
-
环壁平原周围有高耸边缘的月表平原[查看详情]
-
东北平原中国最大的平原主体部分在大、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间南临辽东湾,由松花江、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北部称松嫩平原,南部称辽河平原。通常将黑龙江、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会合处的三江平原也包括在内。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。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。中国重要农业基地提供大量商品[查看详情]
-
华北平原中国北部大平原由黄河、海河、淮河等冲积而成故又名黄淮海平原面积31万平方公里。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历来为重要的农业区。英North China Plain;[查看详情]
-
成都平原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。由岷江、沱江及其支流的冲积扇组成。在四川盆地西部以都江堰市为顶端。面积约9100平方千米。海拔600米左右。有都江堰灌溉工程。农业发达号称“天府之国”。[查看详情]
-
江汉平原两湖平原的北部。在湖北省中南部。由长江及其大支流汉水冲积而成以湖泊数量多著称。中国的商品粮、商品棉和淡水渔业基地。[查看详情]
-
黄淮平原华北平原南部。包括豫东、鲁西南、皖北和苏北。地形平坦。历史上黄河为患时常经此分泄入淮。多泄水不畅形成的湖泊。苏北境内为著名水乡。中国重要农业区。富藏煤、石油等矿。沿海产盐。[查看详情]